创新管理手段 严密风险管控

来源:    阅读次数:   2014-11-04 18:17:52   

创新管理手段  严密风险管控
华夏银行南京分行
 
        近年来,华夏银行南京分行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和总行的关心与指导下,牢牢坚守“不发生重大事件和重大案件”底线,不断严密风险管控,探索管理手段创新,践行服务立行宗旨,各项支付结算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以风险管控为中心,构筑支付结算案防体系
        坚持以风险管控为中心,开拓专业视野,深化案防手段,扎实构筑支付结算案防体系。
        (一)以人员管控为核心,严密防范操作风险。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靠人来落实,因此,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和人员管理。华夏银行南京分行以铁的制度和铁的流程,规范柜员操作。分行结合日常操作实际,“以化解风险点、补充空白点、修正不符点”为思路,从每一个岗位、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入手,对现行制度、流程进行梳理、修订,达到指导、规范会计人员操作的目的。
        近年来,分行对单位人民币结算账户及网银开销户、抵质押品管理、银企对账、印鉴卡、档案和反洗钱管理等重要业务操作流程进行了修订;同时梳理风险分析会提出的问题,结合事后监督、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按月下发支付结算业务风险提示;为培养柜员良好的行为规范,分行统一印制了员工学习手册,要求每位员工按日记录晨会内容、日间工作遇到的难题和疑问,查阅制度,日末进行小结,自己无法解决的请示主管或次日晨会研究解决,做到日日有积累,天天有进步,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制度执行力。
        (二)以强化柜面管理为手段,把好风险防控第一关。首先,强化柜面人员对客户开户环节审核的操作培训,专题组织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易伪造证件和单位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件的防伪鉴别培训。其次,依托会计运行管理平台建立面对所有会计人员的会计业务讨论版,利用微信平台建立会计管理人员业务讨论群,畅通风险提示和业务交流渠道,实时发布虚假身份证开户等风险提示和预警信息。第三,持续抓好柜面风险防范,做好“把关堵口”工作,近年来,堵截了多起涉及虚假身份证开户、冒名挂失解挂、假银行承兑汇票等风险性业务,会计人员整体案防意识、案防能力明显提升。
        (三)以整合风险监测方法为重点,推进全面风险监测机制建立。通过整合分行现有后督中心、检查辅导岗、反洗钱岗位工作,合理利用监督资源,建立分层级、多角度的会计风险监测体系,充分发挥事后监督、检查、反洗钱三岗协同联动的监测、识别、防控机制;同时不拓展非现场检查的广度和深度,强化与现场检查的结合与互补,对于非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其他管理岗位辐射,实现各管理岗位间的信息共享,真正实现对风险的动态把控。
        二、以创新为主线,狠抓风险管理质效
近年来,分行不断将创新思维引入日常各项管理工作,鼓励员工不断开拓思路、积极进取,以科技力量为支撑,坚持挖掘系统管理潜能,在支付结算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加强技术约束力量,创新风险防控手段
        1.实现账户风险管控系统化。结算账户管理一直以来是各项支付结算工作的基础,加强结算账户管理,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的需要,也能从源头上遏制风险隐患。分行立足实用性、高效化,积极梳理业务需求,成功开发并上线了华夏银行南京分行结算账户信息管理系统。
        在开发上线该系统前,分行对支行开户资料实行集中上收管理,由于开户资料数量繁多,审核管理流程复杂,造成管理成本上升,效率低下,但管控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实现流程优化,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分行采取电子影像方式对全行账户数据信息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实现账户开户、变更、销户等环节的全流程管控。即支行在办理对公结算账户开户时,将初审后的账户资料通过高拍仪拍照,形成开户资料的电子档案并集中上传到分行账户管理信息系统。分行账户管理岗专人再将支行上交的开户资料实物与管理系统中的影像资料核对、审核,对于审核通过的账户资料及时入库保管;对于未通过审核的账户资料,由账户管理员在管理系统中下发差错通知单,及时通知支行完善开户资料,待支行将更新的实物资料和电子档案重新上传后核销差错单。除此之外,账户管理系统还实现了账户资料的查询统计、问题管理、账户资料到期提前预警等功能。
        在做好账户资料电子化管理的同时,分行开发了核心业务系统、验印系统和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的三系统数据自动比对程序,实现了对这三个系统账户数据的实时比对功能,确保账户开销户信息及时在人行账户管理系统的备案,确保各系统账户信息的一致性。伴随着账户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和三系统比对功能的推广运用,分行账户管理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账户管理工作日趋精细,分行账户管理监管评价逐年提升。
        2.实现抵质押品风险管控系统化。随着我行业务不断发展,管辖半径不断扩大,抵质押品数量不断增长,查库压力逐渐增大,原先的人工逐份清点实物、逐笔勾兑登记簿的操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管理要求。为改变这一现状,提高抵质押品管理质效,我分行开发上线了抵质押品二维码管理系统,对全行所有抵质押品实现电子化、全流程管理。
         该系统通过设置客户经理、业务部门审核员、业务部门主管、抵质押品保管员、会计业务主管、分行级主管等系统角色,实现了从客户经理登记、业务部门人员审核、会计保管人员复核、抵质押品台账与核心系统登记簿每日自动核对、各级主管查库、信息查询等方面的功能;通过系统登记簿取代手工登记簿,减少手工登记时间的同时使登记簿的内容更具体、信息更准确,查询更方便;通过扫描枪查库,解决人工盘点实物耗时长、耗人多、易出错等问题;通过对业务角色、操作权限的设立,实现以工作流方式将制度、操作、流程通过系统进行了固化;通过生成唯一的二维码信息,整个流转过程中台账和信封的相关信息不可随意修改,有效防范抵质押品交接、保管环节风险,强化了抵质押品的集中管理。通过该系统的运用,我行实现了对抵质押品的精细化管理和业务全流程风险管控。
        (二)强化重要环节控制,提升管控效果
        1.深化支付密码器推广工作。随着银行业案件防控形势的不断严峻,支付结算风险不断聚集,为加强支付结算业务风险防范工作,我行逐步实现了支付环节风险管控由人控向机控和流程控制模式的转变,从2011年起开始在全行范围内大力推广支付密码器。每位员工都牢固树立起防范案件就是争创效益的理念,深刻认识支付密码器在控制支付风险环节的重要作用,把思想统一到使用支付密码器可以有效防止客户预留印鉴被犯罪分子克隆并盗取资金的风险上来。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工协作、逐户分析、强化考核等措施,在克服客户认知度不高等重重困难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分行支付密码器推广使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防范风险成效显著。目前,我分行支付密码器综合推广率已达到98.01%。
        2.强化银企对账管理工作。银企对账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支付结算风险防范的有效手段,我行对此项工作坚持长抓不懈。近年来,为了提升银企对账质量和时效,降低纸质对账单发放成本,逐步向无纸化对账转变,实现纸质对账与网银对账互为补充的对账新模式,并大力推广网银对账功能。这一创新举措大大提高了对账效率,降低了对账成本,提升了客户体验度。目前我行通过网银对账的账户已占全部对账账户的42.21%。

相关热词搜索:手段 风险

上一篇:大力推广支付密码 防范结算资金风险
下一篇:推广电子商业汇票 加快票据周转速度